尾骨痛的成因與治療
 
首頁
向上
脊醫是什麼
最新資訊
知多一點
健康資訊展板
網站聯繫
聯絡作者

 

尾骨痛的成因與治療

 

 

絕大多數脊椎類動物,臀部末端都長有一條尾巴伸展出體外。它是用來平衡走路時的重心;增強跳躍時的彈力及維持平衡;控制飛行時的方向;加強游水時的推動力等等。但是在人類的臀部末端,從外表觀看,一點尾巴存在的痕跡也沒有。這並不代表人類是沒有尾巴的另類脊椎動物。其實人類的尾巴仍然是存在,只不過是很巧妙地藏在臀部皮膚底下,不能從外表觀察得到。

 

在解剖學上,人類尾巴經過進化,已經萎縮為大約兩寸長的組織,由四節脊椎骨所組成,稱為尾椎【如圖】。人類的尾椎非但不能像其他脊椎類動物那般自主地擺動,它還與身體其他的脊椎有著三大明顯分別;第一,脊椎體與脊椎體之間並沒有椎間盤的存在;第二,脊椎體的後邊沒真正的關節;第三,尾椎間亦沒有椎間孔道給神經線通過。但是由於每節尾椎骨之間是由纖維組織所聯繫,尾椎仍然保持一定的彈性,容易因受到撞擊而受傷。

 

萎縮了的尾椎骨雖然已失卻了脊椎骨及脊柱的一般功能,但並不代表它是沒有功用的組織。尾椎不論在前面或後面都有肌肉和韌帶附著【如圖】。肌肉方面有提肛門肌,尾骨肌。它們形成了盤隔膜的後部,鞏固尾骨的位置。當排糞便時或孕婦生產時,尾骨會被向後推移,這些尾骨的肌肉能夠把尾骨拉回原來位置。在打噴嚏,咳嗽,嘔吐,排尿,提舉重物,前屈身軀時,尾骨的肌肉主要是協助腹肌提升腹腔內的壓力,令這些動作得以有效地運作。至於附著在尾骨的韌帶,則有前薦尾骨韌帶,側薦尾骨韌帶,肛尾縫,薦結節韌帶,薦棘韌帶等等。它們的作用是穩固薦骨及尾骨的位置和組成盤隔膜。

 

在西方的醫學文獻中,尾骨痛 (Coccydynia) 這個名稱首次於1861年出現。而當時尾骨痛是指尾骨的部位出現痛楚現象。直到現在,醫學上尾骨痛這個名稱仍然被應用來籠統地形容尾骨部位痛楚【如圖】。但是如果要把巴尾骨作較深入的分類,其實尾骨痛是可以分為兩大類,創傷性尾骨痛和非創傷性尾骨痛。

 

創傷性尾骨痛,成因是尾骨受到直接的外力衝擊,尾骨的肌肉韌帶組織出現拉傷現象。這類尾骨痛的痛楚範圍十分明確,患者有瘀傷及扭傷的感覺,患處出現水腫現象。至於非創傷性尾骨痛,痛楚範圍就並不明確,患處沒有明顯水腫出現,而成因很可能是腰部脊椎的毛病所致,例如椎間盤突出,腰部脊骨錯位或盤骨錯位,腰部及臀部肌肉狀態不良出現痛點而產生牽涉痛現象等等。不論是創傷性或非創傷性尾骨痛,患者除了會感覺到尾骨範圍痛楚之外,在打噴嚏,咳嗽,嘔吐,排尿,排糞便,提舉重物,趟睡,端坐,性交或把身軀向前屈曲時,尾骨痛楚會增加,感到十分不適。

 

在治療方面,只要尋找出引致尾骨痛的正確成因,以適當的治療,加上稍為更改患者日常的活動習慣,痛楚便可以得到舒緩,病患亦可以得到痊癒,患者亦毋須忍受不必要的痛楚和不適。

 

作者︰
梁濟康
香港執業脊醫協會會長

 

Author info  作者簡介

More information  更多資訊


本文曾刊登於信報財經新聞2002年3月2日星期六醫療寰宇版

 

 

 

首頁 | 脊醫是什麼 | 最新資訊 | 知多一點 | 健康資訊展板 | 網站聯繫 | 聯絡作者